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作指导

韩愈简介

时间:2024-11-26 10:34:32 写作指导 我要投稿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一、人物生平   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着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着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着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着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二、主要成就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教育思想   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不失为一位有创造性见解的教育家。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   师说   柳宗元曾赞叹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主要的有《师说》《进学解》和《杂说四马说》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命题,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老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   文学成就   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古文运动   后人把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2]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苏轼据此称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文学创作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题楚昭王庙》等。   三、人物轶事   谏诤之路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韩愈查访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激起了韩愈的一腔怒火。他奋笔疾书,向皇上递交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反映真实情况,并请求减免这一地区的租税。韩愈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引起唐德宗的重视,反而在小人谗言之下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元和十四年(819年),早已被调回长安的韩愈又以一篇《论佛骨表》上疏直谏,对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掀起迎拜佛骨狂潮的宪宗加以劝诫。他在文章中恳请,将佛骨投之于水火,永绝根本,以断天下后世的迷信疑惑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一切灾殃,由臣承担,上天鉴福,绝不怨悔。可唐宪宗读后大为震惊,要对韩愈处以极刑。多亏一众官员为韩愈求情,他才幸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为官者的最高境界。韩愈曾写道: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可见,他的仕进理想就是做好一名谏官。要做好谏官,就不能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词。虽然他最终并没能做成谏官,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信条。   风流成性   据传韩愈很纵欲,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于是韩愈听了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宋人陶谷《清异录》上说: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但是,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四、作品一览   晚春一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春雪一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二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春雪三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古意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五、作品风格   人们常以奇崛险怪来评价韩愈及其周围诗人的诗风。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后,过了四年才被宣武节度使任命为观察推官,贞元十八年(802)授四门博士,历迁监察御史,因上书言关中灾情被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监博士,后随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乱,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穆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兵部、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   在中唐,韩愈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有大量杰出的诗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为文坛诗坛的领袖,广交文友,提携奖掖,不遗余力,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风格相近的文人。他不仅大力称赞比他年长的孟郊,还奖拔比他年轻的贾岛,又鼓励李贺这位天才诗人,并为他因避父讳而不得参加科举而大声疾呼;此外,他还与皇甫湜、卢仝、樊宗师、刘叉、李翱等有密切交往。这样,他与他周围的这些文人便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并以他本人为主将,掀起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新诗潮。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如《南山诗》扫描终南山的全貌,春夏秋冬、外势内景,连用五十一个或字,把终南山写得奇伟雄壮,气象万千。《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中有四句写瀑布: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把一处瀑布想象得如横空出世,颇有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味,而力度则有以过之。又如《忽忽》写对于人生幻变的感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竟然也把这种平常流于哀愁的情绪写得雄壮悲怆。《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描绘一场山火: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驰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写得奇奇怪怪,气势逼人。韩愈在写诗时,有意采用了汉赋的铺陈手法,博喻的排比句式和游仙诗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在诗中烘托出一种浓烈的气氛和强大的力度。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如《永贞行》中狐鸣枭噪、晹睒跳踉、火齐磊落、盅虫群飞、雄虺毒螫《送无本师归范阳》中众鬼囚大幽、鲸鹏相摩窣、奸穷怪变得这一类描写,以及夬夬、訚訚、兀兀、喁喁等叠字,都有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过去人们认为可怖的(如鬼、妖、阴风、毒螫)、丑陋的(如腹疼肚泄、打呼噜、牙齿脱落)、惨淡的(如荒蛮、死亡、黑暗)事物和景象,在韩愈手里都成了诗的素材,甚至主要以这一类素材构造诗的意境,这无疑引起了诗歌的变革。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像《忽忽》采用十一、六、十一、七、三、七、七的句式,开头就是一句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完全是散文的句法,却又给人以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似的震撼。又如《南山诗》连用五十多个或和若,如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在五言古诗中开创了赋体式的长篇排比句法,构成满目琳琅、多姿多彩的风景图。再如《寄卢仝》、《谁氏子》等,则大量在诗句中羼用散文的虚词,如破屋数间而已矣、忽此来告良有以、放纵是谁之过欤、不从而诛未晚耳等等,使诗的平稳和谐节奏与意脉发生了曲折变化,令人感到惊讶、陌生,也令人感到新奇而注目。   对韩诗历来也有不同评价,贬斥者说它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冷斋夜话》引沈括语),赞扬者说它曲尽其妙(欧阳修《六一诗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公正地说,韩愈无疑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他以宏大的气势、丰富的想象、新颖的语言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一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虽然他着意求变,翻新出奇,但绝不是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而是既有新的意象、新的形式,又有独特的个性与深入的体验熔铸在其中,所以他的诗常常很有韵味,也很传神,像《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写寺院壁画: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   虽然写来奇奇怪怪,但也确实传达了壁画惊天地动鬼神的气势,呈露了诗人在壁画前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又如着名的《山石》一诗,采用一般山水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从行至山寺、山寺所见、夜看壁画、铺床吃饭、夜卧所闻、夜卧所见、清晨离寺一直写到下山所见,娓娓道来,让人如历其境。在这一夜到晨的所见所闻中,又选用了色彩浓淡明暗变化的若干图景,错落交叠,如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写出暮色苍茫中的暗;下两句写芭蕉与栀子花,又是暗色中的一亮;下写以火把观壁画,是明中有暗;而夜卧无声时清月出岭光入扉,又是暗中来明;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霖,则是天色蒙蒙亮时的山岚弥漫;   而下接山红涧碧纷烂漫,则又豁然一明。这样,就在读者脑际留下了视感极强的连续图景。全诗流畅中见奇崛,有精心的雕琢但又显得很自然。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韩愈诗歌也给后世开启了弊端。一是他逞奇矜博,喜用生僻字和冷涩词,虽有其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过分使用则会破坏诗歌阅读的连贯性,造成整体意境的割裂支离。像《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的呀豁疚掊掘《征蜀联句》的爇堞熇歊熺,抉门呀拗阎之类,不仅徒聱牙馎舌,而实无意义(赵翼《瓯北诗话》),而且也影响了后世诗人把诗当炫耀奥博的工具而忽视表达情感的功能,形成以学问为诗的陋习。二是由于他太过分地刻意求新,用一些丑恶怪诞的意象,这毕竟与人们长期养成的审美习惯相去太远,有时会引起人的厌恶感。像写拉肚子、写牙齿豁落等,又如写寒冷以气寒鼻莫齅,血冻指不拈(《苦寒》),写月亮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枝女闭户(《昼月》),想象是很奇特,但并不美,这对宋代一些诗人(如梅尧臣)也曾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由于他有意变化句式,好发议论,以文为诗,有时便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韵味、格律。死守格律固然是作茧自缚,但完全不顾语言的节奏却会使诗失去音乐性的美;诗里不是不能融入哲理议论,但哲理太多,缺乏形象,则会使诗没有诗味。宋代有的诗人以文为诗,写得干瘪枯燥,这不能说没有韩愈的影响。   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叶燮《原诗》所说: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当时,在韩愈周围有一批诗人,除了张籍与他们诗风不同外,其他如卢仝、樊宗师、皇甫湜,刘叉、贾岛、李贺等,都在诗歌语言、形式、风格上与韩愈、孟郊有一定的相同或相近之处,他们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在当时颇有影响。其中除贾岛开晚唐之风、李贺独树一帜外,卢仝、樊宗师、皇甫湜、刘叉等人的诗都是以怪异艰涩着称的。卢仝的诗,句式参差,好像古文,而想象比喻又怪怪奇奇。如《观放鱼歌》中有故仁人用心,刺史尽合符,昔鲁公观棠距箴,遂被孔子贬而书等等,完全不像诗歌;《月蚀诗》想象尧帝决水沃九日,使万国赤子鱡鱡生鱼头,《与马异结交诗》想象女娲补天,说是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虾蟆,都是很怪特的。虽然卢仝有的想象颇有味,如《月蚀诗》写夜色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朣胧;有的诗句也很生动,如《白鹭鸶》写鹭鸶捕食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但是他更主要的是把韩愈那种以文为诗、艰深晦涩、怪异诡谲的弊病推向了极端。另一位樊宗师,则更是艰深晦涩的代表。据说他原有七百六十九篇诗作,但最后只存世一篇《蜀绵州越王楼诗》。诗还勉强可以读通,那序文古往今来几乎无人读通,更谈不上欣赏了。皇甫湜所擅长的是古文而不是诗。从他仅存的几首诗来看,《题浯溪石》、《出世篇》的文字都如散文,缺乏节奏感。刘叉的诗很像韩愈,传说他曾把《冰柱》、《雪车》呈给韩愈看,这两首诗句式就长短不一,想象也很奇特。如《冰柱》一开始就是五、七、八、五、五、四、六字句,在想象冰雪景观时,写道:   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来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   比上述几个诗人都稍好些。他在《答孟东野》中写道: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自称生涩,这倒是符合他的诗风的。在这些诗人中,他算是较有成就的,像下面这首《偶书》,就写得豪迈雄健而不晦涩: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六、史书记载   主词条:《旧唐书·韩愈传》、《新唐书·韩愈传》   七、历史评价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黎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八、墓地   韩愈墓位于河南省焦作孟州市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丘陵地带。墓冢高大,有砖石围墙,翠柏蓊郁,芳草芨芨,枣树成林。墓前有韩愈祠,明代建筑,三进院落,韩愈雕像坐于祠中。   韩愈墓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计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生平事迹等。墓前院内有古柏两株,相传为唐代栽植,有清乾隆年间孟县知县仇汝瑚碑记唐柏双奇,左株高5丈,围1.2丈;右株高4丈,围1.1丈。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韩愈墓作为唐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