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考作文,从命制类型来看,是命题作文;从作文内容指向上看,追求的是考生与自我成长的“对话”。
这个题目乍看起来,有的同学会觉得难以下手,但如果把题目中的两者关系进行梳理,找出联系两者的写作点——青春的经历,考生们应该能比较容易把握写作范围、表达主题,从而选择典型材料,圈定写作对象和内容。
首先,这个题目选择青春成长期的典型生理、心理特征,为对应人物的代名词,作文命题的初衷是要求孩子们以自己为写作对象,展现自己的一次青春生活经历。胡茬子、花裙子,在这里具有多重多类多组指代义,胡茬子可以指代青春之自我(或男同学)、中壮年之男性长者(如父亲、老师)、老年之爷爷、外公等,花裙子可以指代青春之自我(或女同学)、或老师、妈妈、奶奶、外婆等,两者之间,写作者只要为青春之一方,即可。进一步明确这两个关键词的关系,将直接指向写作内容。这个命题将性别纳入审题、写作之囿,只要指代的一方为青春之人(即文中的我),即不会偏题。
在审题时,考生可能只关注到“胡茬子”是指男孩身体发育后的变化,重在“生理变化”;“花裙子”则是指女孩步入青春期后对美的追求,重在“心理成长”。认为命题者是希望考生从自我的生理变化和心理成长两个维度,对自己青春进行一次回眸,这样的作文虽然不会偏题,但如果没有相对较高的语言组合能力,则这两个维度很难完全展现。
最为简洁的构思,便是将两者指代的人中间的一人,即考生自己置身于青春期的当事人,来写自己的一次经历,而另一个人则成为对自已的生理、心理及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指引、帮助、教导……这样,考生则易于下笔,佳作易现。
从写作内容所指向的时间范围来看,直指“我”的青春期。命题是希望考生通过写作展示自我。青春期的经历,看似范围很广,可写的内容很多,考生们选材很容易,但考生们如果没有用自己在青春期(初中这三年)成长的一次独特经历来展现,则选材可能平庸。
具体来说,考生应该写自己在初中三年发生的某一件事,写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困惑或积极的影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写自己的成长心情。虽然这段经历、这件事中,可能他人参与,但重点应该“写我”、“有我”,把“我”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展开。
这个作文题,直面考生的个人成长经历,让考生们在写作中观察自己,记录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这正是考场作文的本真追求,即写“真”作文、说真事、抒真情,不写“假”作文,不说空话、套话。
这个作文题可以较好地区分考生的写作水平,优秀的作文既有生活的个性体验,又有心理的认知,并展现他们对自我的定位思考,而普通的作文可能只会围绕这两个词来生硬套写,进而束缚手脚,难以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