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体裁 > 哲理典故

时事论据素材:“校园贷”乱象究竟谁之过?_1200字

时间:2024-08-30 14:30:36 哲理典故 我要投稿
时事论据素材:“校园贷”乱象究竟谁之过?_1200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火爆的新名词——“校园贷”,但与之相关的往往是一些令人咋舌的负面新闻。比如:
  今年3月,郑州一名21岁大学生,用28名同学身份信息贷款,因无力偿还60万元网贷跳楼自杀。
  在一些借款群体中,女大学生“裸持”(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借款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逾期未还将面临裸照被公布的威胁……
  “校园贷”最初的意义是助学、创新。但是,看似江湖救急的“校园贷”,如今却越来越成为一个负面的事物,围绕在其周围的词语变成了骗局、裸贷、自杀。
  那么“校园贷”起初为何能风行校园呢?
  2015年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的日常经济生活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每月经费完全没有盈余甚至还有负债,只有1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经费短缺的情况。造成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无规划、无节制的过度消费,包括社交、旅游、购置时尚衣物和新型电子设备等。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学生通过“校园贷”获取资金后,很少人会把它用于培训或创业,大多数正是把它用在了上述过度消费上。
  成大帅(化名)是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他第一次贷款是为给前女友买礼物,希望能借此挽回感情。“不能因为这种事跟父母要钱啊!所以去年底通过“爱学贷”APP贷了3000元,现在还有1000元没还”。他告诉记者,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700元的金戒指、一块1000元的手表和一个200多元的定制相册,另外还有99朵玫瑰花了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