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右翼团体觊觎中国领土钓鱼岛的行径变本加厉,继数年前在钓鱼岛兴建灯塔,引起轩然大波之后,现在又建神社,还要前往定居……对这种公然侵占我国领土、破坏中日协议的挑衅行为,日本官方发言人竟认为合法,这可就不是什么简单的民间行为了。 或许日本右翼分子深知,无论从首先发现占有还是从国际法上讲,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都是站不住脚的,所以他们试图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登上该岛作小动作的行为,来达到时效取得的目的。 所谓时效取得,是指一国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一块土地连续地和不受干扰地行使主权,而最终取得该土地,即使这块土地最初是以不正当或非法的方式占有的,只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被他国所反对或由于外来因素而中断时效,那么这个国家就取得了对该土地的主权。 在世界上的几个岛屿领土争执中,海牙国际法庭曾经作出的两个判例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1928年该法庭裁决荷兰和西班牙的拉帕尔马岛主权争议案,因荷兰人在该岛活动时,西班牙人很少提出有力的抗议,被法庭认定西班牙默认拉帕尔马岛属于荷兰,而判决西班牙败诉;二是1933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决丹麦和挪威关于格陵兰东部领土的主权争执案,虽然挪威人在格陵兰东部居住,但挪威人的活跃程度不及丹麦人,因此法庭判定丹麦人拥有整个格陵兰主权。 尽管时效取得制度在国际法上仍是有争议的,不少学者认为,非法行为自始就是无效的,不能因为其持续时间的长久而改变其非法的本质,而且,时效取得制度也是与现行国际法的非殖民原则相悖的。但是直至今日,时效取得仍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以马尔维纳斯群岛为例。阿根廷所以要与英国刀兵相见,主要就是为了中断英国的占领时效。英国在马岛战争后,虽然重新控制了该岛,但它对该岛的占领已经在战争中中断过了,时效就要重新开始计算。因此,在短期内,英国不能依据时效取得来主张对马岛的主权。 根据国际法一般原理,所谓继续长期的时效认定一般为50年或100年。从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归还给日本开始,迄今已近30年。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对钓鱼岛主权的宣示,仅仅停留在言词抗议上,而言词是不能中断时效计算的,再过20年,日本方面或许就会说,中国的确享有对钓鱼岛的先占权,但是日本对该岛进行了继续长期的实际控制,中国方面没有用实际行动加以干扰,日本因此取得对钓鱼岛的主权。 面对钓鱼岛的如此危局,华东政法学院的翁志欣先生撰文指出,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我们本着善良的愿望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创造性主张,但是如果这种搁置会给对方带来权利上的依据,那么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应当考虑适当时机,用实际行动使日本的时效性中断,使之不能根据长期不受干扰的要素而取得主权,进而挫败日本右翼分子的企图。 与此同时,翁志欣先生还提出了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缔约国的作用,接受一定范围的调停等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设想。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我们对钓鱼岛的主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的抗议和愤慨上,而应当有更加主动和智慧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