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5月31日13时15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三架直升机从凤凰山机场起飞,将30名防疫专家送往理县灾区。14时20分,直升机运送14名伤员及相关人员返航。 接近汶川,在银杏前方大约2公里处,邱光华机组与在汶川执行任务的多么秀机组取得联系。这时,局部气候骤然变化,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猛烈袭来。 这个时候下面就基本看不清了。天气突变,低云。多么秀后来告诉记者。 在这条航线上长时间飞行,他们都知道低云意味着什么。 准备上去,到云上去。多么秀向邱光华通报。 你速度不要小于150,我保持120。 过了30秒,邱光华机组又问了一次,速度多少? 速度160,你是多少? 不要动,看下航线…… 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声音,直升机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734号直升机组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直升机失事的10多天里,全国人民都期盼着他们能突然出现在山间小路上。 然而,6月10日上午,地面搜救部队在高山峡谷间发现734号直升机的残骸…… (二)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团党委考虑到邱光华再有半年就将停飞,并且家乡就在地震重灾区茂县,父母弟妹生死不明,因而没有把他列入救灾机组人员名单,而是作为地面指挥员。 邱光华急了,跑到团长余志荣的办公室:团长,为什么不让我飞? 邱光华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再不答应我,我真要翻脸了。邱光华憨厚的笑容里透出的是坚定。 参加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的张晓峰政委在电话里哽咽着告诉记者:就是经不住老邱的软磨硬缠,团党委同意了他的要求,没想到…… 团长余志荣告诉记者,灾区大部在高山峡谷,气象和地形条件相当恶劣。峡谷里的风是乱的,气流不稳定,一旦遇到这种气流,直升机容易出事故。 在执行救灾任务期间,邱光华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这次任务对陆航团就像是一场战争。平时训练,每次起飞前需要一个小时做准备。这一次,从拿到任务书到起飞最短5分钟,最长10分钟。机组往往是只知道飞行高度就出发,上天以后再自己观察天气和地形条件。峡谷里的气流是怎样的,哪里有电线,是否能够降落,降落在什么位置等一切问题都只能靠机组人员实地观察。每次飞行,机组所有人都精神高度集中,在天气和地形的恶劣条件下,将直升机性能和操作技术发挥到极限。 (三) 地震发生后,作为团装备处代理副处长,王怀远在第一时间赶到机场,组织机务人员迅速把直升机转移到安全地带。检查、维护、保养,30分钟内做好了机务准备。 5月13日,震区普降中雨,气候条件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挑战,飞行准备难度加大,维护工作异常繁重。王怀远凌晨4时就赶到机场,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能,连续苦战5个多小时,为直升机大规模出动创造了条件。 随着抗震救灾全面展开,机械维护和飞行准备任务越来越重,每次飞行任务一结束,王怀远冒着停机坪上三四十摄氏度高温,带领机务人员严密排查故障、检查设备,把一个个安全隐患都消除在地面。 团长余志荣多次与王怀远搭档飞行。他告诉记者,王怀远业务技术精湛,飞行安全意识强,应急处置能力好,搭档飞行时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许多人都为这一幕惊叹:5月20日,副团长姜广伟机组以单轮着地,成功悬停,首次把水利专家机降到唐家山堰塞湖坝顶,飞行员精湛的技术让人叹为观止。 至今还在绵阳执行堰塞湖排险任务的姜广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不要忘记,我是在王怀远的配合下才完成这个动作的。 救灾任务前期,李月没有被安排上前线,一直担任塔台助理指挥员。执行飞行任务后,他每次出发前,都科学确定航线,反复论证装载方案,努力实现单机运送最大效率,每天累得脑袋一沾枕头就睡着。 救灾任务最繁重的时候,每架直升机都是超负荷飞行。陈林既是机械师,也是中队机械分队长。每天下直升机都要和大家对每架直升机进行检查,每次都是最后离开。 士官张鹏本是司机。救灾开始后,这个平时话特别少的战士,迸发出了全部的热情:大部分官兵轮班工作,他却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仓库和直升机、成都和重灾区之间;十几天里他完成了170架次物资的装卸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