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播放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这在近年是非常罕见的。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又译作《南京大屠杀》)一书的作者,继《喜福会》作者谭恩美之后第二位进入美国畅销书榜的华裔作家,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张纯如的突然辞世,不仅在北美大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让万里之外的国人感到不同寻常的震撼。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个媒体都在醒目位置刊出了她的照片和生平。就在这位女作家自杀的消息刊出后短短几小时,各大网站就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帖子,并且是一片崇敬、叹息之声。人们为什么对这位女作家如此惋惜和哀悼呢?在大量的悼念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却留给了我们整个民族一段难忘的记忆。凭借这一记忆,提醒更多的美国人、加拿大人和西方社会,让他们了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亚洲那块古老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曾遭受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又有着如何难以形容的刻骨铭心的伤痛。而又因为这伤痛,使无数海外华人即使分散在世界各地,也能在一呼一吸之间感觉到彼此的血脉相联。张纯如让我们无法忘记,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这里所说的记忆,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张纯如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她为南京30万冤魂的警世呼喊。1997年出版的《南京暴行》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着名畅销书栏中,《南京暴行》也是榜上有名。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1998年,美国华裔妇女协会为张纯如授予年度优秀妇女奖。纯如由此也成为美国主流社会承认的公众人物,她曾是美国《读者文摘》的封面人物,获得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证书,她还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撰写了大量评论和文章。 一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的母都是中国人,祖父张铁君原籍南京,是从中国内地移居台湾的着名报人、政论家,父亲张绍进1959年从台大物理系毕业,母亲张盈盈毕业于台大农化系。20世纪60年代,张绍进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张纯如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了人。后来,纯如的父母双双在哈佛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张绍进应聘到伊利诺伊大学任物理学教授,他在1988年发表的专着《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张盈盈则一直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曾经义务担任过3年中文学校校长。 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也,如也,绎如也,以成。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情怀,也有父母对这个女儿所寄托的期许。在伊利诺伊州的香槟厄巴纳长大后,张纯如来到伊利诺伊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这所大学的电机系是全美最知名的。到20岁时,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计算机学位,毅然转学新闻专业。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先是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也因此赢得了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作计划奖,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等赞助。 198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次联谊会上,明眸亮齿、身材高挑的张纯如与白人男孩道格拉斯一见钟情,从此陷入了爱河。一年后,两人在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订婚。1991年8月17日,23岁的张纯如与当时已在硅谷担任工程师的道格拉斯结婚,组成了一个幸福家庭。就在两年前,她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在这个由不同种族组成的家庭里,纯如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曾说,自己的丈夫是最好的朋友、经济筹划人、精神咨询家。纯如对自己的早婚行为也感到很满意:我认为,早婚对我的事业很有帮助,这样我就把那些花在约会这些事情上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写作上。道格拉斯则回忆说,两人都是事业心很重的人,我们相处得很愉快,她爱好运动,做美容,看电影,特别喜欢按摩。我们经常聊天,但她比我健谈得多,她总是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她的口才很好,能紧紧地抓住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