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命运的门》如此厚重的一本书,是什么力量驱使我读下去的呢?可能是钱理群大师的那篇序言,也可能是作者《写在前面的话》,还可能是每个章节前的精辟《导言》。
在导言中,我似乎看出作者焦灼地向我们诉说,教育应该培养什么的真正公民。读到书深处,感受到作者所呼吁的教育的目的,是扩大而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对照自己和现况下的学生,深有体会历史和文学对于拓展我们精神空间,丰富我们的内心感受,对抗我们精神的平庸和堕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实,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我们用着几倍的时间练习着计算能力,但最终却丧失了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数学能力的过度发展,实际上是以透支其他方面的发展潜能为代价的。或许在教育管理界中,不乏其人认为,数学更容易拉差距,更容易得分,而语文之类,很难拉开差距,还以此作为可以自诩的制胜法宝。
这让我想起了钱穆先生常常给他的学生讲这么一个故事。他青年时代有一天路过山西的一座古庙,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好奇的问:“这古柏虽死,姿势还强健,为什么要挖掉呢?”老道士说:“要补种别的树!”
钱穆问:“种一棵什么树呢?”
道士说:“夹竹桃。”
钱穆大为惊异:“为什么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
老道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钱穆先生听了,大为感叹,他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丛林的开山祖师,有种夹竹桃的吗?”钱穆常以此勉励自己的学生:做学问的人,不要只种桃种李种春风,还应该种松种柏种永恒。
钱先生对学生说,这件事让他推想,这座庙的远景是要不妙了,一个没有远见的人担任住持,这个庙哪里还有前程呢?
教育不能崇尚功利,也不能追求速成,只看到眼前利益往往会使路越走越窄。中国学生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时间加创造力,最终是人的精神的缺失,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小学的课后的作业很少有数学作业,而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作业量却相当大,或许我们在培养数学以及应试能力的时候,思想与灵魂却被冷落在一旁。
我曾遗憾求学生涯中自己的人文底子薄,经历了七年班主任和八年年段管理工作的涤荡之后,才开始静下来思考问题,分析自我。开始疯狂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