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作文 > 人物作文

[我的偶像]我的偶像——陆皓东_3000字

时间:2024-08-29 15:54:21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我的偶像]我的偶像——陆皓东_3000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背影,他(她)是谁?他(她)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有多少事情,多少体会,不是从他们身上学的?今天,我"死寄"童鞋就代表我们班说说我们的偶像吧!   他,为革命而牺牲,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到底!他是谁?他是为共和革命牺牲第一人——陆皓东!   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其战友可谓无数,但是有一位却与众不同。他既是孙中山的幼年玩伴,后来又为革命付出了年轻生命,成为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他就是陆皓东。   陆皓东的原籍是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与孙中山同村。年幼孙中山一岁的陆皓东在童年就经常与孙中山在一起嬉戏,年龄稍长,即共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诸如放牛、砍柴等等以及私塾学习。   陆皓东的父亲陆晓帆早年长期在沪经商,依靠经营南北杂货,从而积蓄下一些产业。陆皓东作为独子,性情豪爽,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做下去。陆皓东13岁父亲病故,陪同母亲、妹妹扶柩回乡之后,孙中山及其战友经常聚在陆皓东家中商谈革命事宜。   1878年,孙中山随母亲从香港乘轮船,远涉太平洋到檀香山投靠哥哥孙眉。这次远行使孙中山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883年,孙中山从檀香山返回翠亨村后,看到村民们利用所谓仙丹,实为香炉灰治病的现象,非常反感。年方16岁的陆皓东则对孙中山带回来的西方文化科学书本和孙中山讲述的民主思想异常羡慕。   同年秋天,孙中山和陆皓东到翠亨村村庙北极殿游玩时,正好遇见村民在求神。为破除陋习,二人遂诚恳劝人不要迷信,指出崇拜偶像毫无用途。为证明此理,孙中山、陆皓东二人还跳上供桌,打断北极神的手指,并将左廊金花夫人的脸皮刮破。并说:它们自己还不能帮助自己,谁说它们能帮助我们?你们看,我们拉掉他的手指,它还照旧在笑,这样的神能保佑我们的村吗!此举震动了当地,遭到了乡绅的责难,甚至连素有声望的孙中山的父亲达成公也受到了诘难。   两人被迫离开了家乡,孙中山出走香港,陆皓东则逃奔上海。   1885年,陆皓东进入上海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任职于芜湖电报局。由于勤奋好学,工作认真,很快升任领班。   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令人羡慕的工作了。然而耳闻目睹于国土的沦丧,帝国主义的虎视眈眈,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890年,陆皓东满怀改革现状之志,毅然辞职返回广东。   陆皓东返回故乡之后,即遵母命娶同县莆山村黎元吉(归侨)的长女黎竹青为妻。继续与孙中山保持密切的革命联系。   1892年,陆皓东与孙中山等人在翠亨村村口试验炸药的威力,至今闸门上瑞接长庚四个大字仍留有裂痕,这是孙中山、陆皓东等人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孙中山曾满怀感激之情说道:得到皓东这位知己,亦是终生无憾矣!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成立了兴中会总部,陆皓东积极参与了总部的筹建事务。他还配合孙中山详细制定了广州起义计划,准备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   革命党人密谋在农历九月九日(公历10月26日)发动起义,因为这一天是人们登山或祭祖的日子,从香港来的起义队伍易于进入广州城里。在广州由陆皓东、陈少白协助孙中山指挥调度起义队伍;在香港则由杨衢云、黄永商集结会党,于起义之日集结于广州城下,进攻战略要点。其他队伍遥相呼应。   接近起义之时,不料运送枪支弹药出了差错,海关搜出手枪600多支。孙中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起义无限期推迟。就在此时,清政府驻港侦探侦知此事,遂电告两广总督衙门。两广总督谭钟麟立即调动1000多名防勇回城,大肆搜捕革命党人,革命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陆皓东随即指挥革命党人四处躲避,其本人也转移至城外安全之地。由于会员花名册还留在指挥机关内,如果泄密,后果将不堪设想。陆皓东决定只身前往城内将其取回,而周围人都劝其不要冒此风险。但是陆皓东认为此事关系兴中会的前途和同志的生命,如落入清政府之手,将给兴中会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只身前往。   由于会员朱淇变节,向清政府告密。10月27日,当陆皓东返回起义指挥机关时,清政府兵丁跟踪而至,陆皓东虽终于将会员花名册和起义文件烧毁,但不幸被捕。   孙中山获悉陆皓东被捕的消息,万分焦急。首先请求美国领事出面调解,进而要求陆皓东曾经供职过的电报公司出面,作证陆皓东只是这家公司的一名普通雇员,并不会认真闹革命的。   然而,人们显然低估了陆皓东的革命积极性。因为当美国领事前往中国官府为营救陆皓东而展开斡旋时,却发现陆皓东早已承认起义之事了。   面对公堂之上的严刑拷打,陆皓东大义凌然地宣布了自己的意愿:今事虽不成,我心甚慰。我可杀,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吾言尽矣,请速行刑。这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1895年11月7日,陆皓东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孙中山在日本获知陆皓东死难之事,万分悲痛、放声大哭。孙中山赞誉陆皓东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并深切怀念道: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是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今及,仰止无穷,二公(此处指陆皓东和史坚如)虽死,其精灵之萦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于1912年5月27日回到翠亨村,次日即与其兄孙眉及村中父老,前往陆皓东家中探望。孙中山抑制住心中悲伤,说道:皓东成仁取义,留名千古,虽死犹生,后人景仰。随即取出3000大洋,以安慰烈士眷属,其中1000元用作陆皓东的儿子少东结婚费用。   1927年,广东省政府杨鲍安提出,每月发给陆皓东家属赡养费200元大洋用作日常支出,一直持续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家乡人为永久纪念这位革命先烈,于1937年在其故乡犁头山麓,修筑了陆皓东陵墓,这是一座衣冠坟,里面掩埋了陆皓东生前穿过的一套衣服。陵墓前竖有陆皓东塑像,庄严肃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游览孙中山故居时,曾赋有《谒翠亨村》三首。其中一首写有:当年首义同村者,大节堂堂天下闻。一代人豪争想像,犁头山下陆公坟。此诗表达了对陆皓东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在今天的台湾和反映民国历史的影视片中,人们可以看到随风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面旗帜最初的设计者,却是牺牲在孙中山策划的第一次反清起义中的陆皓东。   中国在封建社会原本没有国旗,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因为外交需要设计了一面黄龙旗。兴中会成立时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把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和实现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联系起来,这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兴中会会员在入会时,更采取以奉之神明、信誓旦旦的方式表示忠于实现民主共和这一信念。陆皓东正是怀着这种热切希望的心情,在1895年3月16日举行的兴中会会议上,提议主张用青天白日旗(青白旗)取代清政府的黄龙旗,并得到了孙中山等人的同意。就这样,陆皓东亲手设计的青天白日旗登上了历史舞台。广州起义酝酿时,就相约以陆皓东所创制的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可惜,陆皓东身死殉难,他是在用鲜血为青天白日旗祭旗。   青天白日旗帜首度揭开革命行动序幕,孙中山常思怀念。1906年,同盟会举行会议讨论未来的国旗问题,孙中山主张沿用青白旗,谓乃陆皓东所发明,兴中会诸先烈及惠州革命将士先后为此旗流血,不可不留作纪念。   由于孙中山的倡议和主张,同盟会后来发动的起义中,青白旗被普遍作为革命标志。而且孙中山虽然共和之路跌宕起伏,但只要他所到之处,一定悬挂青白旗,那是对陆皓东等先烈们的永久纪念。一个人的牺牲成就了一面旗帜的历史,陆皓东也为后人所铭记。   他,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模范;为革命的先贤!我们人人都应该怀着依着纯净的心,去膜拜、敬佩他们,难道不是么?我的偶像——陆皓东,愿你在天堂看到你们革命烈士用生命挽救下的祖国——中国!初一:杨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