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奶奶去买桶装水水票。由于A牌的水质不佳,临行前家人一致决定买B牌的水票。谁料奶奶却买回了一大沓A牌水票,其量足够一年之用。
家人大惑,奶奶颇得意道“A牌买40张赠一斤大枣,我买了80张!”于是,为了那两斤最终烂掉大半的枣,我们家忍受了一年的A牌水。
奶奶做出了影响全家一年饮水质量的错误决定,是因为她不了解A牌水质吗?
不,其实是对于赠品的过多顾虑干扰了她的决定。
或许谁都会对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大摇其头,但现实中这种为小顾虑而错失大目标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没法把秧苗挑过雨后泥泞的田埂,最后在母亲的提示下脱去外衣鞋子,才轻松完成任务。后来母亲告诉孩子,挑苗过埂于他并非难事,只因他顾虑跌倒后脏了衣鞋,无法专心做事才显得千难万难。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但深思熟虑的.前提在于,你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无论是远景前瞻还是细节反思,它所立足的基点是我们的目的地。
这就好像你要登山,路上当然要尽可能多看风景少受伤,这是细节上的必要顾虑,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要为了多看风景偏离上山轨道,为了少跌少撞速比蜗牛,那么这就成了你登山目标的最大障碍。因为你把正常顾虑升级成了过多顾虑。
顾虑小细节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达成目标,而不应是使我们畏首畏尾甚至背离初衷。诚然,奶奶买水票顾虑赠品没问题,但如果为了赠品而忽略了家人买B牌水的决定就显然不明智了。
我们在学习中亦存此理:学习的短期目标的确是为了成绩,为了名次,但如果我们时时顾虑测试成绩、大考名次而非笔下之题,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做好这件事转移到做好这件事的结果上了。
如果连专心尚且不能,那又何谈成功呢?
既如此,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正常顾虑与多余顾虑的关系呢?
我个人的建议可以套用一句古语:“谋定而后动”。
所谓“谋定”,就是在做事之前确立好目标辅以细节考虑,规划一个比较明晰的做事计划;而所谓“后动”,就是在决定好计划后摒弃顾虑,一心一意地照计划行事,专心眼前。
以挑秧的孩子为例,如果他觉得有能力在挑秧过埂时兼顾衣鞋整净,那么他可在事先选一条相对平整的道路一心走过,如果细节要求和挑秧目标无法兼顾,那么他应该早早脱去衣鞋,无虑行事。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并非是不理会小顾虑,而是不因一子弃全局,搞清孰轻孰重从而在小顾虑与大目标之间求取一个平衡。现实生活中,有理想,也有物质;有工作,也有享受;有发展经济,也有保护环境;有无私奉献,也有独善其身。
什么是小顾虑,什么又是你我的真正目标?我会不会在不经意间因为过多的小顾虑而影响了真正的目标?
这个平衡,请你细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