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便是一个讲求仁义礼仪的国家,而“百善孝为先”,“孝”这一字之于中国人并非一个字那么简单。
2018年,云南财大一女学生带着自己的爷爷奶奶一同上课,让他们感受一回大学课堂,弥补年轻时的遗憾。这一举动令无数的网友感动,并为之点赞,但同年,广州一女大学生却万般嫌弃专程看望自己的父亲,称其“感情泛滥”,甚至十分“殷勤”地为父亲订回家的火车票,令人着实唏嘘。两个人同样都是大学生,但所行之事却天差地别,令人感慨疑惑的同时也扪心自问,长辈于我如何?我于长辈又如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有着“血溶于水”四个大字。从孕育,诞生再到成长,长辈的身影始终追随在我们的身边,或指引,或关心,或斥责,又或支持与安慰。孩子之于长辈是连着那血脉一线的亲密关系,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孩子愿为孺子牛,献上自己的青春。这便是我于长辈的意义,是传承亦是火种。
近年来,我国一档电视节目传递着孝这一思想,“最美孝心少年”中,女孩照顾瘫痪母亲,尽着自己所能尽所该尽的孝道,而历史中亦有此类典故,诸如“卧冰求鲤”“舜帝侍亲”之类,无不诠释中国文明对孝的重视与渴求,孝是回报亦是感恩。
女大学生嫌弃父亲的行为令人不齿。当父母长辈不求回报的养育栽培,换来的不是苍绿大树,不是更高的木,而是攀附生长的菟丝花,是磨牙吮血的寄生虫时,又怎会甘心与情愿,孝这一字又该何去何从?父母长辈的付出是该有孝的回报!长辈于我便是孝这一字。
孝,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是历史长流中不能抛弃的精神,孝这一字并不困难。
孝是陪伴,是长辈寂寞时的一通电话,一次旅行;孝是用心,是留心长辈的愿望并为之实现;孝是成长的,是努力成长去成为更令人骄傲的人,孝是爱。
长辈父母对我们的无私,并不是我们嚣张无理,予取予求的通行证。他们的无私不是责任而是爱,唯有付出同等的爱才是回报。
所以啊,当你乘风破浪时,别忘了为你造就船舱的人;当你扶摇而上时,别忘了为你梳理翅膀的人;当你发现或感受到助你而行的风时,不要理所当然告诉自己那是长辈天经地义的爱,别忘了,你也应该予长辈同等的爱。
我于长辈,长辈于我,说是根里的血脉,却只是简单一个字:“爱!”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