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作指导

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时间:2024-11-27 01:24:12 写作指导 我要投稿
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主持人:各位搜狐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教育频道。2008年高考大纲已经公布了,今年高考大纲的变化到底有什么样的情况,今天我们特别联合天利考试信息网邀请到北京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给我们讲解今年语文高考大纲的变化。下面有请王老师跟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王大绩: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王老师给我们解读一下今年语文高考大纲的整体变化。  王大绩:其实每年一说考试大纲的变化,总是有几个字“稳中有变”,今年还是稳中有变,但是今年是全国决定性的推广新课标的关键时候,去年高考已经有四个省用了新课标的考卷,而且在没有新课标考卷的地方要渗透这种精神,所以今年考纲的变化说稳中有变也还对,但变化实际上比以前还是要多一点。粗略统计了一下,除了文字的调整修饰之外,仅从考试要求的变化,大概有这样几点:  第一,把以前的能力层级、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分别是D和E级,现在颠倒过来了,鉴赏评价是E级、表达能力应用是D级,我觉得体现了对语言的吸纳和释放,因为鉴赏评价尽管是高的能力,但是仍然是以读为主,而表达应用主要是释放,是把自己的思维外化成文字,这样更好的体现思维过程。因为语文无非就是读和写,听、说、读、写,限于高考的条件我们考听和说,只能考读和写,这样可能就更合理一些。  第二,增加了一个探究能力层级。这点实际上去年新课标的考纲中已经增加了,就是F级,对它的解释就是,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实际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发展的能力层级。因为这属于一个比较高的能力层级,所以放在整个读和写之后,属于一个新的问题。  第三,有一项考试内容,原文的应用,改成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其实原来语言文字应用本身有点费解,因为不只是一个语言文字应有的问题,也有知识的问题,语言文字的应用其实皆是一个表达问题,这样写可能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第四,在语言质和语言表达把6、7点调整过来了,本来第6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而且放在第7点,把正确使用修辞方面放在第6点了,而且第7点修改是比较大的,就是语言表达语言连贯得体之前加上了简明、生动,这跟F级的增加属于比较实质性的变化。  第五,把两条合一了,原来中国的作家时代及代表作,第二条,实际外国作家国别和代表作,现在合一了,这样就更简洁了,就是实际中国(外),加上国别、代表作,两条合一了。  第六,在写作中,原来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改成了常见题材的文章。其实这个改动也是考试大纲中反复改了好多次,因为就说常用的应用文可能有一些误解,我们一般说应用文就什么日记、书信、说明书、病例,这些都属于应用文,但实际上考场出现的应用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应用文。我给你写封信你给我写封信这是应用文,但是考场上已经是杂文了,如果再说应用文,实际以应用文的形式出现,实质并不是应用文。好比说有一年高考出现了一个患者无诚信的病例报告,这是病例,但是显然不是应用文,是以病例形式出现的一种唯一性的杂文,所以现在说是常见体裁的文章应该更符合实际,也显得更灵活、更宽泛,大家好掌握。  再有,关于写作的发展等级这里边的要求,我觉得就是文字性的修改吧,例如深刻的一项,以前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现在改成启发性,我觉得一个字改表明很严谨,因为启发作用,这个是不是就有启发作用,这个得客观实际检验,这个作用有没有,改成启发性可能就更恰当一点。再有,像丰富了一项,现在材料丰富后面加了一句论据充实,这也体现了实际上要求同学作文的时候能够关注生活,能够在生活中提取到充实的论据,就是侧重于得讲事实,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在复习中尽管是在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90天的时间,关注语文本身就得关注生活,关注平凡小事,另外得关注大事的细节。现在开着两会,两会中有很多细节,比如两会,咱们知道人大、政协会完了,中间有很多东西,甚至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说法、很多细节,这些都是我们从里面可以发现的,这就是论据要充实,要体现有具体内容。  最后一点,在有文采这项,做了词语的修订,把词语生动改成了用词贴切,这也体现了语言的基本要求,生动前提是得贴切,要光生动不贴切,这个生动馅儿也没什么价值。因为现在学生又有一些倾向,用词特别华丽,但是禁不住琢磨。好比高考有一道题,就用比拟和对偶的方式来说梦想和现实,这句话这么说,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向整个夜空。梦想轻盈绮丽怎么就如流星了呢?流行给我们感觉是迅捷,就如一颗流星了,后面怎么就成了划亮整个夜空呢,这就说生动固然生动,但是不贴切。  最后,文句有逸韵,逸韵的说法比较空,难琢磨,现在改成了文句有表现力。我觉得弥补了词语生动的一项,因为词语生动的目的,不是一个词的事,而是整个句子,一个句子是完整的意思,这个句子本身有表现力,当然就生动。另外,词语生动这一项,我们前面说,在前面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前面加上,这个时候在整个试卷所有的语言都要求你这样。所以这样就做了一个互相弥补和调整。真正变动实际就这几项,重要的大家应该关注的就是这两项,一个就是探究能力的这项,再有就是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  主持人:能不能再具体的说一下,以及针对这些考生以后该如何去做?  王大绩:增加就这两项,别的就是文字调整,一个就是探究能力层级,一个就是语言表达加上了准确、鲜明、生动。  探究能力这项在全国卷里面、还有没有落实新课标的地方大体不会直接去落实,是渗透的问题,但是在属于新课标新考纲的地方就设置了选考内容的,所以如果想对这方面切实的了解,就应该看一下去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卷、海南卷,他们是怎么落实探究能力这一点的。  主持人:您能具体说一下吗?  王大绩:设计了一个探究能力层级,这是新课标的变化,因为今年全国不是新考卷的地方,不是新课标还有各地自主命题的省市,有渗透这一点。比如高一,高一在实行新课标,但是08年高考中有一些渗透,所以探究能力层级应该还是做的比较虚。具体说探究能力层级就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实际理解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另外还设计了和它相搭配的,探究能力层级在选考中实现,因为不能让同学在各个方面都探究,因为可能在某些方面,因为新课表里面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探究能力层级是在选修课这边,在必修课程中阅读和鉴赏、表达交流几个目标,有五个模块。小说、文字应用、文学论著研读、诗歌散文等。  具体说一下,像选考性能力层级,两个这样搭配,第一类选考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其实别的试卷里也有,就是阅读大题、散文作品等等。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意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略内涵、分析作品表现、理解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文学精神。探究能力层级考察什么?有三条,第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丰富逸韵。第二,探讨作用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三,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会有创业性的解读。另外可以不做文学类的,可以做实用类的文本,就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的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这种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组成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解读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公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能力层级还是三点,第一,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论文的深层逸韵。第二,探讨文本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第三,探讨文本疑点和难点。  我们从去年的广东、山东、宁夏、海南这四个省三份卷子,大体体现是这样,实际上还不是高考的事,因为只有到高考得到这种充分也不太现实,不是一日之工,就是说同学如果够从文章,好比说文学类作品,一个同学如果能充分理解散文,不是说抽象的,抽象知道这个词负用,从心里面能体会这个。另外了解散文是托物抒情的,还能够关注思考感悟社会中现实中的学生。语文课上的文章阅读,这是关注文字,另外的关注生活,实际上平时学语文,临时抱佛教是没有用的。以前有专家就说,语文考试应该不能复习就行,天天在用汉语思考、在用汉语表达,复习什么啊,就是自己的母语啊,但是落实到理想还比较远,还得有一段时间,但是首先新课标得落实这一点,这是从平时。就考前来说,读的时候能够关注试卷中的文字,要能够关注里面重要的词语表达信息,当中有效的把已经有的几点对社会认识上、对文章的认识上能够调动出来,实际上还得关注文字,这两个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前一点,老师们在这几届学生中没法真正实质的提高,就关注对文字的把握,使得他原来就有的生活的认识、文章的认识激发出来,这就是成功。至于头一条,您在带下一届学生中高一开始,这才是新课标的目的,新课标的目的就是人文性的统一嘛,前一点就是人文性的基础,第二点就是工具性的展示。  语言,以前规定是简明、连贯、得体,现在加上了准确、鲜明、生动,其实这个语言水平的使用就是这么几个层级,最低的层级就是要正确、要规范,这就是准确的问题,其实很多题在考,比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俗语的使用是否正确,甚至病句的辨析都属于正确的问题。第二个,正确的基础上熟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清晰,一个就是流畅,所谓清晰就是简明,别说好多冗词,尤其考的是书面应用,很多作文里面大量的口语,随便用这些词,这在书面语中是应该洗练一些的。再有就是流畅,流畅就是连贯。在熟练的基础之上就要恰当,恰当就是所谓的合适,那就是得体,该怎么说,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在这个恰当之上的层级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要有美感,那就是生动和鲜明,所以这六条我觉得大纲里排列可能还有点问题,就是他把准确、鲜明、生动放前边,简明、连贯、得体放后边,大概就是按照以前的三条加了三个,我想也许明年就会改。实际应该是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说是一个新的规定,但实际上在以前到处都体现这一点。  主持人: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问题,语文最关注的还是作文,尤其今年出现了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的信息,您能对这一个观点提出您自己的看法吗?给考生一些提示,以后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王大绩:其实一些同学习惯写的错别字没有多少,尤其是常用字里边也就几十个,就是不注意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应该他平时养成很好的习惯,语文学习不能只看考前的一点,要增强对他的投入,实际这种关注就可以,每个同学自己应该平时加以注意,注意积累、注意校正,这不是考前临时突击解决的问题,因为习惯性的错字不是临时出现的,但是作文里面应该关注这一点。  其实作文最大的问题,是用文字表达思维,是把思维外化成为文字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它的核心是思维问题,就是一简作文写不好不是文字的问题,但是说你把字写的很乱,中国字写的不像中国字或者很多错字,不好的习惯当然得注意,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但是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是表和里的问题,里面是思维问题,更应该关注这个。  作文这一项在复习的时候往往背一点什么句子或者套一点什么东西,实际这都是违背写作规律的事情,作文这道题是极特殊的,主观性最强的一道题,其他题目都是命题人手里拿着答案,包括我们辅导团队的老师,还有学生,都是猜那个答案,当然不是说猜谜语那样的,是按照某种答题规律答那个答案,唯有作文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答案在考生的手里,另外一个答案也在阅卷人的手里,别的题的答案都是命题人给的,而作文的答案是分别掌握在考生和阅读人的手里,怎么样撞上就成功了,怎么叫我的主观能力,我心目中的答案,能够切中这个老师的答案,能够叫他喜欢,他觉得这就是好文章,这就高分。实际上我觉得作文准备的根本目的,就是把40分有把握的提高到50分,这40分不是高三的事,前面基础的40分是初中的事,高一、高二的事,我们最后高三练就是后边的20分,当然得满分有偶然性,但是50分以上就是一个任务,不然就不用练了,或者练作文干吗。很多同学练了半天的作文,老师也很辛苦、同学也很辛苦,考试最后30多分、40多分,要说作文30分、40分根本不用这个,进校门一篇作文不写也30分,练了半天就30分,就等于没练,就是没有注意两个主观性,怎么使考生他的主观努力切中阅卷人的主观需求,只有按写作规律了,其实这一点是大家一直在说的,是最传统的事,一说王老师你在指导过程中老指导创新,我说不是创新,我是要求他回归传统,我们作文怎么写就是怎么写,实际上你说谁都在写熟悉的事,不熟的事怎么能打工阅卷人呢,白开水似的写一篇作文,作文总得有点思想,给老师有一些启发,给他一点愉悦,给他一点美感,就是说你必须超过阅卷人才。同学说怎么能超过老师呢?全面超越做不到,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但是他某一领域超过确实可能,我们新课标就是选修课嘛,选修课就是个选阅读,都给他熟悉的事,这个方面他能够超过老师。就像韩愈说的“师不必先于弟子”、“树业有专攻”,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就是学生、老师就是老师。我觉得一个老师有责任,你得是帮助你的学生,在某个领域形成专注。高考作文题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因为新课标在落实、在渗透,新课标里明确说,在表达和交流中作文就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和交流,要鼓励学生,不是允许,是鼓励,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个广阔的舞台一定可以的。  所以说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着规律来做这件事才可以,如果谁说命题哪个题目没有鼓励同学,没有提供广阔的天地,就等于在对对抗新课标,不可能出现这种题,阅卷领导小组如果不能按照这种规则去做,他也在违反新课标,尽管认识上有一些局限,也必然是修订的,要变的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现在就剩下我们主要还是老师,老师如果要限制同学这么些不行、那么些不行,其实没有行不行的,就是好不好,其实作文写好了都行。  主持人:再怎么说,我觉得在您心目中还是应该对学生作文有一个标准,您觉得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王大绩:规定的几条,基础等级的六项,这是打地基,包括书写正确、语言通顺、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罗嗦一点不算不通顺,就是基础方面我能做好,剩下就是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创新,这四个方面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衡量,我们老评价一个人才、学、识、新,深刻就是识,有见识叫深刻,丰富就是学,有学问就是丰富,有文采就是有才,有才华就有文采,新,有创新,创新是时代也是作文的要求,四个方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一个方面非常突出,其实这也很正常,我们自己读文章也是,如果一篇文章在才学时期某一方面非常突出也足以打动我们,阅卷人的心理和我们是一样的,你这方面打动他了他自然给你高分。而这些方面怎么落实,只有写熟悉的,其实平时同学并不是没有写作能力,他们写日记、写随笔、写博客、写信,都非常棒,就因为他们写的是实际生活,表达的是真情实感,一到题目出来了,就按照题目牵着鼻子走,实际上思维写作能力就被极大的压缩,当然就不能展示,所以老师就应该有一个义务,帮助同学去实现这个突破、这个展示。  主持人:有网友提出古文这个问题,看古文并不是特别难,但是怎么样也得不到高分,后面他们应该怎么样来提高自己呢?  王大绩:古文这里面复习有两太路,一条路,就是要注意语言积淀,实际古文学习同学最大的障碍就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因为古代生活和现代有很大差异,有些古代词语和现代意思已经有改变了,就是这个词还有,但是意思发生了某种变化,那就是我们评估做作业经常做的,古今译意、通假字,一个同学如果古文总丢份,决不是他说的大致读懂,是大致读不懂才丢分,实际上最根本就是实词的积累。我们每年有多么这高考题,很过高考题在网上都能下载,每篇古文都有译文,他拿一张纸把译文盖住,就看古文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把每个字变成俩字,哪怕矫枉过正也得这样变,这叫彻底的直译,实在实在弄不下去了,当然有不大懂可以前后文推断一下,实在弄不下去了可以看看译文人家怎么翻译的,勾上,这是一个难点,看七八篇之后回来,难点再过一遍,越来越快,用不了多少时间,不是说背很多实词,这种静态复习没用,因为高考是动态的考试。这么几篇下来,实词过关了,基本上文言文就行了。其实实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同学们面前放若干份外文报纸,他能看懂的绝对不是他学了很多年的英文报纸,而是日语报纸,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并不是现在要做的,考纲里有这一条,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有些句式要体现,比判断句还原过来,这是翻译,但是理解文章来说没有什么障碍,这是实词最重要的一点,基本上如果这点过关了别的就比较好办了。另外一个复习方式就是变成专业术语的复习,背多少实词、背多少用法,其实这种复习不能突出做法。比如经常说之乎者也,但是有些是比较特殊的用法,好比高考考过,这个“其”如果当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这都不是考点,如果特殊用法,命题人一定会主义,好比语气复次“大概”,或者第一人称代词“我、我自己的”,两年考这个“其”,给分点都是特殊用法,同学就得自己复习,所以这种文章自己看。文言虚词这个,碰到很平常的就过去了,因为很熟,碰见一个,好比“且”,并且,不用看了,现在是“并且”,突然发现一个“将要”,一定要注意,因为这就是难点,因为古今词有一个差异。他复习的重点就是考试的重点,这叫实事求是。如果你说就按文言句式用多少种,我有一次见一个老师复习,判断句这一项,这个老师重新复习了两节课,把高中课本中所有的都提炼出来,做了细致的分类,老师的敬业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是我做不到,第一,我没那么多时间,一种判断句就两节课,五种句式20节课,这就是半个月的课时,有用没有?完全和实际脱节。高考定义很明确,一般性的理解,实际上基本就是实词。  主持人:有网友反映,在字音和字形的识别上删掉“常用”是不是难度就加大?  王大绩:没有删掉。退一步说,就算删掉了也不会考偏僻字,我觉得是不用过于追究的事,因为说去掉也有某种道理,甚至这种传闻出来也有某种道理,什么叫常用,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必然是常用词,因为你是高中毕业生,你已经专门学了12年的汉语了,什么叫常用词,有些生活中并不常用,我们很多成语生活中很少用,算不算常用词,这个很难说。咱们这么理解,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常用词这个不能违背,高中生应该掌握的文字,绝对不会考“回”字的四种写法,那种只有搞专门研究的才会考这个。  主持人:整体来说今年的语文是难度加大还是减小?  王大绩:现在是推行落实新课标的时候,一切以稳定为主,逐渐渗透。其实语文的难度来说真的很难说,因为有主观性很强的作文在这儿控制呢,要觉得别的题目得分一卷得分低了作文放宽一点,分就上去了,只要普遍都放宽就是合理的,你说那方面分毛了点、高了点,作文压紧点,总能把它保持总体上比较合理。语文的平均分,应该比数学、物力等他们的平均分高十分左右,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语文的成绩是比较趋中的,是母语嘛,数学是分散的,数学有满分,但是语文很难有满分,数学有几分,但是语文拿几分很难。所以说语文平均分和数学平均分一样的话,被录取的学生语文总是一个缺口,别的都是140多分,语文来一个90多,这个就显得很不平衡,如果语文平均分高了,那就造成被录取的学生分数是比较一致的,这还是比较合理的。  主持人:最后您还想对我们的考生有什么嘱托?在最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  王大绩:我觉得越是临近我们就越应该用语文的方式复习语文,有几种复习方式,第一种,专业术语背好多,比如文学常识,是考文学常识,但是这是平时加以注意的问题,而不是考前大量突击的问题,像标点符号也考,但是很多背标点符号的术语,怎么用、他们的区别,这都是静态知识的复习,这都没用。语文知识有两个范畴,一个范畴就是专业知识,再一块就是语言积淀,说的字会不会读、会不会写、词懂不懂、诗能不能背诵和默写,这属于语文本身,而那种专业知识是在解释语文,在梳理语文。第二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也不是语文,这是涂抹语文。第三,就是题海,反复做模拟题,实际语文这一项和其他学科有差异,其他学科成绩提不高可能因为能力问题,如果物力、数学不会做,一道难题老师怎么讲也听不懂这是能力不够,其他的历史、外语很多都是知识问题,语文没有这个问题,知识全都用,就是意识的问题,对试题规律的把握问题,一道题做错了,老师不用讲,搓他一指头就能用。如果核心来说就是要关注生活,要关注语言,要锤炼思维。我觉得语文只有三个词,就是生活、语言、思维,只有抓住这三个词我们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思维提高其实也不是一天的。  王大绩:是的,但是也不能因为还有80天就完全放弃这个,背好多专业术语,诗歌鉴赏什么,多少艺术表现手法,多少诗歌流派,这些东西没有用啊,这是兴趣,考完以后看,这是在梳理,在解释语文。另外就是涂抹包裹语文,你说题海战术,一味的做题,这个题好不好,实际很多都不一样,如果一味的依靠模拟题,有学生给我发短信说,我们语文老师大学毕业的,他现在给我们上课就发题,我们做题他就看小说,我说你跟老师好好沟通。我觉得一味做题等于表现对语文是无能和投机,我觉得非语文的方式在语文复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我们国家有一个全国性的大纲,很多地方,比如像北京、上海还有各地的,如果说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这两个我应该更看中哪一个?  王大绩:任何大纲说明的变化都只是表面的,就一个结构表面的变化,实质就是一个读一个写,就考生活、语言、思维,就这三项。到别的地方讲课人家也说,我们这儿湖北卷得突出我们湖北特征,我说你一个湖北人到北京人来看病来我还得问问你是哪的人,都是人嘛,我们就按人来治你,而不是看你是湖北人还是北京人,是有点差别,但是这是非常表面的事,白求恩也能给中国八路军看病呢,一样的事。所以我们往往就从表面看,因为表面最容易被发现,反而忽略了实质,实际实质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本身才最重要的。有的老师可能今年来不及,就下一次,来日方长,不能因为现在来不及就违背这个规律做事,我们违背规律做事的教训非常多。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语文高考大纲访谈就到此结束,请王老师祝福一下我们今年的考生吧。  王大绩:祝福考生快乐、成功,也祝搜狐越来越红火。  主持人:谢谢您!也祝您身体健康。今天上午的访谈到此结束,今天下午我们有一场是英语大纲的访谈,请广大网友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