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作指导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及练习

时间:2024-11-27 01:25:12 写作指导 我要投稿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及练习

考点解说
文学作品作为形象思维的载体,高考中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重视,一般在高考试卷的第II卷中出现。文学作品虽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四种形式,但从高考阅读测试的角度来看,近几年命题的材料基本上以散文为主,但在今后的备考复习中,对小小说应予以重视。 关于小说阅读
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拼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道:“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1.对第一段里划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
痛苦,但是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就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的时候,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 ,心疼他,但又忍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
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不超过20个字)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不超过60个字)
3.阅读第三段,从母亲的言谈举止,分析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4.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5.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1、A(B“受不了”,C“无可奈何”,D“受不了儿子……脾气”均不符合母亲的思想活动。)
2、(1)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3、希望、焦急――惊喜――兴奋――回到痛苦的现实中。
简析:母亲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够坚强起来,心中鼓起生活的勇气。但自己来日无多,面对不知这种情况的儿子,她露出“央求”的神情。儿子的同意,使她“喜出望外”,儿子的决定更让她兴奋不已。但是,却又因触动了敏感的字眼,由从兴奋回到眼前痛苦的现实中。
4、本文塑造了一个忍着肝病的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5、B(本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戏如人生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您看到什么?”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影中。
1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
2.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 什么?他“感慨万千”的又是什么?
3.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2个字)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
A.“人生如戏”表现了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
B.本文表达了作者希望中华民族能不断奋进,并得以振兴的拳拳之心。
C.“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
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舍,产生了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艺术效果。
E.最后老人特意指出主人“一条抹布不够干净”,使文章富有幽默感。
F.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后感觉的对比等。 1、(1)老人自称“缺德鬼”,是因为他不看表面看内里,常常使人难堪。(2)这表现了老人 实事求是,认真执著的性格特征。
简析:文中“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句即是对这一自称的具体解释。
2、(1)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2)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
简析:“昨夜得见‘戏如人生’”指的是日本女演员的表现,“感慨万千”当指中日比较。
3、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作铺垫。
简析:后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铺垫。
4、B、D、E。
简析: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戏”是对中国人的批评;C过于夸大;F“我与老人”在文中没有构成对比。 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
永远的蝴蝶
[台湾]陈启佑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缨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地点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片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缨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满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缨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缨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缨子结婚。
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 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的特征,并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 3.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其作用是什么?(每条不超过15个字) 4.小说表现了我的痛苦、悔恨和对情人的无限眷恋。文中表露“悔恨”情绪最鲜明的一句是 5.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在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不
超过20个字) 6.下列几种说法,不正确的三项是 ( )( )( )
A.缨子是听了“我”的话,才去寄信的,一切都怨“我”太冒失。
B.“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表现“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空潦的心境。
C.把缨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缨子长得像蝴蝶的外貌。
D.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爱缨子。
1、(1)交代“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
(2)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
(3)营造出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简析:悲剧因雨而生,小说开篇写雨,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缨子遭遇不幸后,又写“更大的雨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生命里,成为“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显然,贯穿全文的“雨”已成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并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2、(1)使缨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表达了“我”对缨子永不磨灭的爱;
(3)照应前文。
简析: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过马路的形象,伴着“我”痛苦,和思念已经深深刻在“我”的心中。这一描写既突出了缨子的形象,又表达了“我”对缨子深深的怀念和爱恋。小说最后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既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又照应了前文,有匠心独运之妙。
3、(1)清楚地显示“我”感情变化的流程和层次;(2)使作品的结构匀称而完整。
简析:作者善于反复运用一个固定场景,来反映小说中“我”的感情变化。小说中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但每一次“我”的感情思绪都不一样。这样写,使“我”的感情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明显。同时也使行文在结构上显得匀称而完整。
4、为什么呢?只带一把小伞?
简析: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文中有“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呢”句。
5、答:通过写景来抒情,展现“我”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
简析:两个细节内容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是后一细节的衬托。同样的是“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但后一个“雨点”已是“我”生命里的泪水和痛苦的象征。看似写景,实是抒情,充分展现出“我”内心的痛苦。
6、答案:A、C、D
简析:A项把缨子的不幸归结为“怨‘我’太冒失”不对,C项“长得像蝴蝶一样的外貌”不是把缨子比作蝴蝶的原因,D项对题目含义的理解不正确。 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爷爷从河边的那片树林里回到坡下的窝棚里时,虻子已经烟熏火燎地将饭做好了,煮老南瓜的香味隔老远就能闻得着。虻子见爷爷回来,便麻利地给爷爷摆上了筷子。
“天阴得很。”爷爷自言自语地嘟囔,擂腰捶腿,还狠狠咳嗽了几声。之后便朝地铺上软软地躺下去,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眼睛望着灶火说:“对岸有人叫筏子,叫得急惶……”
虻子朝窝棚外头瞧了瞧,傍晚的天空黄浑浑、黑蒙蒙的,天空中漂浮着一股湿漉漉的土腥气和河腥气:“要起大风了呢!”
“嗯。”爷爷木木地应了一声,又忍不住咳了几声,咳得弯了腰,腾出手来,又自己捶背。
“您又犯病了吧?爷爷!”虻子更担心了。
“嗯,是有些不活泛,老了的人了……我得再撑一趟去,对岸叫得急惶,八成是有急事哩。”
“那就我去!”虻子霍地立起来。他身子骨瘦些,但拓展;个子也不小,差点儿能够顶住窝棚。他14岁了,已经跟爷爷撑了两年的筏子,只是从没单独一个人划过,爷爷不让。
“你?”爷爷似乎压根儿也没往他身上想,因而表情很古怪,显然不大信任,“行么?敢么?”
虻子的自尊心被刺疼了,他挑战似地瞅着爷爷,黑眸不闪。爷爷却只顾勾了头抽烟……
“我就去呀!”虻子发狠地说着,一只脚已迈出窝棚。
“等等!”爷爷叫住了他,说道,“看准水头……压浪走……莫慌……去吧。”
羊皮筏子就立在河滩上,那是扎在一个框架上的几只充足了气的整羊皮,并不重,虻子能扛动。不等几个大雨点砸在他脸上,风就刮过来了。筏子刚刚放下水,天空的乌云便像黑马似地奔过来了。河水浑得发黑,浪声喧嚣得骇人。虻子紧紧抓住长篙,浑身在兴奋地颤抖,也是紧张地颤栗。锯齿形的浪将筏子一下子就推开了。他只觉得浑浊的浪沫迷住了眼,却顾不得抹一把。心里只记着爷爷的叮咛:看准水头,压浪走……前面,一个巨大的黑影越来越近,似浮在浪上的一只巨兽,那是“将军石”。河水在那儿冲起巨鼎似的旋涡,腾起来一丈来高的灰雾。筏子箭一般朝那礁石冲去,仿佛整个世界的毁灭就在这一瞬间!他将整个生命都聚集在手中的长篙上,猛力一撑――羊皮筏子几乎擦着礁石飞飘而过,如一只抛出的梭……
虻子把筏子拖上岸,他才觉得双手已举不起篙了。但是,岸上却不见一个人影……
“喂――”他喊,声音在颤抖,“谁要过河呀――!”
没有回声。再喊,却见从河边的苇丛里湿淋淋地钻出一个人来,怀里还抱着一只酒葫芦,并且“哈哈”地朗声大笑――是爷爷。
(选自《小说月刊》)
1小说中“爷爷”让虻子独自撑筏过河的依据是什么?(16个字内) 2.小说在故事开端写了“爷爷”回窝棚时,“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后又写他对虻子“激将”
时“表情很古怪”。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5个字内) 3.小说以出人意料的结局取胜,体现了作者奇巧的构思。仔细阅读结尾部分,简答以下问题:(1)爷爷为什么也要过河?(2)爷爷过河为什么不细写?(20个字内) 4.小说中有两处集中描写了当时的天气(环境),对这两段天气的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 )
A.为小说渲染气氛,营造一个典型的环境。
B.烘托出虻子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C.反衬虻子不顾天气的恶劣,急人所急的可贵品质。
D.暗示爷爷要锻炼和考验虻子的大胆而又良苦的用心。
E.环境恶劣,突出了爷爷水性好,撑筏水平高。 1、他已14岁了,有跟爷爷撑筏两年的实践。
简析:从文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文字“他14岁了 ,已经跟爷爷撑了两年的筏子,从没单独一个人划过”。根据这段文字,就可以概括出“爷爷”让虻子独自撑筏子过河的根据了。
2、显示“爷爷”要考验虻子的内心活动,起了暗示、铺垫的作用。
简析:“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表情很古怪”,都表现了爷爷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想利用不好的天气让虻子锻炼锻炼,想考验一下虻子的胆量和意志。这些文字对后文都起了暗示和铺垫的作用。
3、(1)暗中保护,防止意外;(2)引起悬念,突出虻子的智勇。
简析:爷爷为什么也要过河?怎样过河的?爷爷过河小说为何不细写?这些内容都属于文章的隐含信息。这要依据文意来作答。爷爷想考验虻子并不是全凭主观臆想,他要做好应急的准备,于是凫水与虻子同步到彼岸。他过河的目的是“暗中保护,防止意外”。为何文章不细写这个情节呢?一是引起悬念;二是小说旨在突出虻子战胜困难的智勇。
4、C、E。
简析:这里涉及的是典型的自然环境:恶劣的阴雨天气。这种天气为小说情节的展开起了积极的作用。C项说“反衬”不对,“虻子急人所急”不是主动的;E项突出爷爷不恰当。 四.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在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服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尘,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步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得空心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995年7期,有改动。)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小说中的人物郑若奎去世后,作品写道:“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这里的“莫大的缺憾”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3.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对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简要说明。 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品的标题《永远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可理解为人们的心灵之门;“永远”,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最终被隔绝开来,也可理解为作者的深意所在――改造国民思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B.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日渐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国民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尊重每一个个体”还没有最终实现,而一些“无恶意的侵犯”还在相当多的领域里产生着作用――不仅仅是爱情。
C.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普通的花店店员,一位是“缺乏才华”的影院美工。作者之所以做这样的设计,意在表明地位卑微者也有爱的权利。通过与院内人们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翔小人物命运的创作观。
D.一只透明的蓝色花瓶,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多次,与沉闷、凝滞的冷漠情调形成很大反差,它既象征着主人公纯洁、高尚的情感,也包孕了两个孤寂的人企望相通的微妙心意。
E.一位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戏剧中,如果我们看到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一定会在后面的剧情中听到这支枪响。”《永远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竹书架便是这样一支“枪”。
F.作者最后写人们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花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依然盛开。我们从作品中不难得出结论:这一切无疑是潘姓女子迟到的表白。作品结局这种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笔下人物的祝福。
1、开篇的环境描写中,“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极易成为一种陈旧定势,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积淀;“普通的小杂院”“普通人家”则暗示这样的聚居地,这样的人群具有普遍性。这正是小说主人公郑若奎、潘雪娥,促使其生活、形成其性格、驱使其行为的特定环境。作品这里的环境描写为推进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作了有力的烘托。
简析:内容要点包括环境是怎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2、答:对潘雪娥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她失却了情感上的依托;对小院中的人们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他们对“郑、潘二人产生爱情”的盼望一下子落空了。
简析:指出针对的双方(人们、郑潘二人),针对的双方怎么样,即“缺憾”的具体所指。
3、答: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小院人们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开始,人们热切盼望郑、潘二人能产生感情;接着,人们对二人的缺乏温情表示遗憾与同情;后来,人们为郑若奎的突然去世、也为郑潘二人永远无法结合而悲痛,同时对二人的行为表示敬意;最后,人们看到隔壁上的门,为郑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愤懑。
简析:应包括两个要点:“线索”是什么;“线索”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4、答案:C F。
五.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
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1.这篇小说围绕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展开了怎样的情节,请分条概述。
2.这篇小说刻画的母亲和张六叔的形象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请结合文中材料,简要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3.从全文看,结尾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评析。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构思拙中见巧,长达十余年的故事被不加剪裁地平铺直叙,使读者跟随故事的进程,自然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B.弃农从商的刘二叔对自家田里“野草长得最高”无动于衷,与张六叔的坚韧勤劳和母亲的眷恋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C.文中关于小洋楼的记叙,从一个侧面说明尽管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但农村的面貌毕竟已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D.母亲“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个细节主要突出了母亲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的特点。
E.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内涵,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1、租给张六叔种;想请刘二叔种;不忍丢荒,自己种;雇别人种。
2、(1)母亲为人宽容大方,心地善良,对张六叔很体谅,不计较田租的多少;(2)母亲对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是她的最大愿望;(3)张六叔忠厚老实,力所能及地履行诺言。
3、(1)呼应题目,照应上文,使“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这条主线得以贯穿全篇;(2)表现“我”的思想感情,“我”孝顺母亲,对母亲非常理解,尽管请人种田入不敷出,也坚持满足母亲的愿望;(3)强化现实意义,表明种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从而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深思和感慨;(4)深化主题,表达对老一辈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感情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4、C、E
简析:A错在“不加剪裁”和“平铺直叙”。本文围绕租田精心剪裁,所以能以短小的篇幅,容纳长达十余年的故事;故事曲折而有悬念。B错在“鲜明对比”,作者对刘二叔并无贬低之意,D错在对细节描写的作用的理解。不仅表现母亲的年老体衰,更表现她对土地依恋不舍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