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梳理 1.思乡诗主要分游子思乡和征人思乡两类。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的名作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都是表达久戍边关的征人思乡之作。 2.明月高悬的夜晚最能勾起游子和征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思乡诗标题常含夜或月字,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思乡诗标题还常有寒食、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如王安石的《壬辰寒食》(2008年上海卷)。 3.思乡诗常运用从对方与自己入笔的虚实结合手法,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从而突出思亲怀人主旨。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前两句实写重阳节来临自己思亲怀人之情,后两句从对方入笔虚写,设想家乡兄弟们此时此刻登高、插茱萸、饮黄酒、想念远离家乡的自己等活动,全诗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挚思念之情。高适的《除夜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运用了从对方入笔的虚写手法。 4.明月、杨柳、鸿雁、杜鹃(子规)、宿鸟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月亮是思乡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益的《从军北征》中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折杨柳》曲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2002年全国卷)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语义双关,既指曲名《折杨柳》,又含离别意,自然唤起人们心底思乡之情。大雁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之景常牵动游子的乡思,如赵嘏的《寒塘》(2003年全国春招卷)中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的凄厉鸣叫,最易勾引起游子归思,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游子见到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等宿鸟,就会油然而生思乡之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如耿讳的《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二、命题预测 思乡诗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2002—2008年高考共考10首思乡诗,所选的思乡诗都具有借景抒情特点。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和品析炼字是考查思乡诗的三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命题核心点,思想情感是命题热点。 三、技法点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Ⅱ)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解析】鉴赏思乡诗首先从思乡诗标题和意象判定是不是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思家已直接点明是思乡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久戍思乡、思乡念亲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二句中抱膝二字生动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抱膝孤坐的影和身互相陪伴,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最后,分析作者表达思乡之情所运用的手法,答题时要用到触景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对方入手、虚实烘托等表达技巧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运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作者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冬至深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自己,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把深挚的思家之情抒发得更委婉含蓄。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 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运用了哪些写法突出环境寒冷的?(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