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这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因其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被周恩来先生称为“民族魂”。作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用他锐利的文字将中国黑暗的现实揭露出来,让人民知道我们的国家尚可有为,但也还有浓厚的奴隶性。
鲁迅是个怎么样的人物?这是个多方面解读的问题。鲁迅或许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严肃,其实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在还没成名的时候,鲁迅生活孤寂颓废,于是养了一只壁虎来解乏;鲁迅向来酷爱吃糖,去医院检查,牙医劝告不要吃那么多糖,他刚答应,就又去买了买包糖吃;鲁迅非常关心后辈,对萧红培养有加,为她走上作家路起了很大作用。他一生创作多部作品,一直心系人民,到聚丰园“达夫赏饭”,写下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在面对中国所谓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提出了拿来主义,告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地吸收文化遗产。在人们认为中国没希望时,他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肯定了中国尚有可为。
鲁迅著述丰富,现选其众多作品中的两部说说。《呐喊》为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的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另一部小说集《彷徨》贯穿着作者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这部小说集表现了他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激愤、痛苦、探索的心情。鲁迅的文字揭露了多少可悲的事实?激励多少青年往上走呀?
在去世前19天内,鲁迅在剧院看了三部片子,还向朋友推荐。去世前八天,他领着全家人去法租界看房子。在他眼里,生活依然充满乐趣和希望,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鲁迅已死,但精神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