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着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相关阅读:
孔子——【生平简介】 |
孔子——【政治生涯】 |
孔子——【精神品格】 |
孔子——【政治思想】 |
孔子——【家世家谱】 |
孔子——【生平年表】 |
孔子——【高足弟子】 |
孔子——【孔子作品】 |
孔子——【孔子家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