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父亲决定送他到湘潭的米店当学徒,他和这家米店有18第1章些联系,毛泽东也同意了。但就在此时他听到他的文家表兄说,在他母亲的家乡湘乡县开办了一所新学校,这所新学校教授西方的“新学”,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那里不大注重经书。毛泽东此时在地方小学堂受到一个“激进”的反佛教先生的影响,这位先生号召人们去除神佛,把庙字改成学堂。
但他没有钱上学,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已15岁了,早过了上小学的年龄,当毛泽东最终决定和他的父亲谈他不想去米铺当学徒而想去上学时,他遭到父亲的一顿嘲弄。
“真是自日做梦大荒唐,”他父亲咆哮道,“你这么个牛高马大的人能和小娃娃坐在一起念书吗?你都是在发疯。”
毛泽东决定自己想办法。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请每一个亲戚朋友借给他一点钱,而他父亲一点也不知晓。当他弄到了足够的钱时,一天晚上他在饭桌上宣布说:“我决定上东山学堂念书去,三天后我就走。”
“你是不是得了奖学金,可以不交学费?”他父亲嘲弄道,“要不就是你今早中了头彩。”
“钱的问题你不用操心,”毛泽东平静地回答,“不要你破费一文钱。”
毛泽东的父亲离开了饭桌,点燃了一锅烟,几分钟后又回来问:“你弄到奖学金了吗?我不付钱你怎么能进学堂?我知道上学的属蛇的孩子19人都得交学费、伙食费和房钱,贵得很。王家小儿子想去念书想了好几年,也没念成,唉,学堂的门不是可以说进就进的。只有财主老爷家的人才进得去,我们这样的人家那是没有指望的。”
“你不用操那份心,”毛泽东诡秘地一笑,“反正不要你破费,就这么回事。”
他父亲反驳道:“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你要是走了,就少了一个人手,谁会帮我们干地里的活计?你说是不用我破费,可你忘了我得要给顶替你的长工发工钱。小子,你心里有数,我出不起工钱呀!”
毛泽东没有想到这一招,一时无言以对。最后他还是彼狡黠的父亲难住了。
愣了一会儿,他起身去找一个远亲,这个亲戚有帮助年轻人读书的好名声。
毛泽东向这位亲戚讲了自己的抱负和具体困难,于是这位亲戚给了他一笔钱。
当天晚上,毛泽东问他父亲:“雇一个长工得多少钱?”
“每月至少1块钱,”他父亲答道,“一年就是12块。”
毛泽东不动声色地把钱递过去说:
“给你12块钱,明天一早我就去东山学堂。”
第二天,天刚破晓,毛泽东就起身收拾自己的行装,一顶蓝布蚊帐,两条很有年头、已洗得发灰、布满补丁的白床单,几件褪了色的长衫。他把这些东西卷成一捆,扎到扁担的一头,另一头则挑着两本小说。
“你不打算跟你爹道别吗?”他母亲问。
“不。”毛泽东回答说。
“要不要再带点东西?”
“不用,”他说,“够了。”
再没多说一句话,也没挥手作别,毛泽东泽东毅然上了路。头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