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寄窗(1903-1993),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名钟睿,四川天全县人。192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科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创办《经济学报》、《经济评论》杂志。
胡教授早年留学回国后,就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抱着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潜心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胡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发掘和整理了中国自先秦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长达3000多年的经济思想,填补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创立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代表作三卷本《中国经济思想史》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恢宏周详的体例、精湛透彻的分析,从历史沿革角度对中国历代主要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经济制度及有关的人物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评述,并与西方同期有关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科学地论证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丰富内容和光辉成就,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胡寄窗教授博学多才、中外兼通,在学术精神上强调立德、立言、立行,对学术的追求永无止境。胡老曾说,“我一生治学,无论在理论上或方法上,从来不迷信任何框框,思想深处经常有个攀高峰的强烈意愿”。20世纪80年代后期,胡老将研究重点从中国经济思想史转向西方经济学说,为了能够对西方经济学说有更为准确和深入的认识,本可告慰私衷、颐享天年的胡老以80岁的高龄开始自学高等数学和德语,阅读德文资料,这种精神令他的每一位学生都为之感动。
胡老将对学术的追求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把教学看得比生命还要重。即使接近耄耋之年,胡老还继续举办全国教师进修研讨班,坚持每周三天半的教学课程,并耐心细致地指导后学之辈,从未缺过一次课。他在晚年经常为本科生举行专题学术报告,对大学生在思想上、学业上进行指导。由于胡寄窗教授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9年),并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胡老先后为国家培育出几十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