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作文 > 高三作文

高三叙事作文:言不总为心声 1_900字

时间:2024-08-28 09:36:34 高三作文 我要投稿
高三叙事作文:言不总为心声 1_900字

  曾有过彻夜通读林语堂睡眼惺忪仍不释卷的经历,深陷于其灵活的语言魅力之中而回味无穷。可当后来一次偶然读到的一则旧闻,作为大学校长的林语堂也曾做过私吞公款之事,所有的肃然敬意轰然坍塌。我们长期持有的认知总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而往往对喜爱的文学家、艺术家抱有最高的期望与崇敬,认为高雅作品必是出自出淤泥而不染的大师之手。而如我这般浅薄的学识,却使我们陷入一个误区,喜爱某位作家,便容不得他有任何污点。一旦有某个不为人知的消息暴露,我们极易倒戈,从崇拜到啐唾骂之。
  然而其实,对作者的主观认识与作品的真正价值关系不大,伟大的作品也不拘泥于作者必然高尚的品质。尽管知道张爱玲曾为金钱而写作,可我们即使带着这样的偏见去阅读,也仍能震撼于其对现实的不满意、对爱情的卑微追求,仍能羡慕而崇敬于其为金钱写作而能使文字超脱于金钱的巨大的魅力。难道我们仅能因她为金钱的写作动机而拒绝这样浑然天成的文字吗?
  再者,我们深谙哲学的变化发展,文学家在变化成长,文学作品也在变化成长。我们不能因文学家曾有过一段不美好的历史而忽视他后来的不懈努力与改变。格拉斯写过一本自述散文集《剥洋葱》,里面有他沉重而恳切的自省:他早年当过党卫军,然而他始终为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而耻辱,而不安,想要用自己的笔来弥补。“回忆就像洋葱,每剥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忘记的事情,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我们该庆幸,这样一位严肃文学巨人能以如此恳切的态度与他年轻时并不光彩的人品说告别。而当艺术家、文学家们在变化,在为原来的历史作改变时,我们读者怎能不变化发展呢?
  因此,言是不总为心声的。作为读者,我们不能拘泥于作者人品好坏,不能被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是否相符而充塞整个眼界。若先前对作者嫌恶万分,而读其作品感受其与昭著臭名的截然不同,自然会有一番新的视角与感知。若怀揣崇敬去读,虽有所失望,我们也能于阅读中找到对作者新的认识与全面的评价。言不总为心声,但总有作家在努力使言为心声,也有艺术家始终坚持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和谐。但无论哪种情况,当读者摆正这种对作者的心态,就必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