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虽然是一句戏谑的玩笑话,却深刻地揭示了世界新旧交替的本质。然而人总是怀念那逝去的“前浪”,例如在大学课堂上坚持用板书教学的老教授就受到了热捧。在我看来,旧的东西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们更应该对新的事物敞开大门。
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板书与课件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竞争,其实更像是两种思维方式的竞争,“求稳”与“求变”。然而,身处变革的新时代,求变、求新比求稳更重要。能坚持写好板书的老教授值得我们敬佩,但是,能灵活运用课件、动画、视频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老师,才更像当代语境下的“好老师”。
总有人对新事物一概抱以怀疑的态度,认为新事物会毁掉这个时代。百年前的义和团,盲目排外,对一切来自外国的新东西都予以排斥,今日也有一群人,对大学课堂上的课件抱有敌意,认为课件会妨碍大学生的学习。然而,一如百年前义和团排斥洋物件时,用的是“教会吃孩子”这类的荒诞理由,今日排斥课件的人,他们所持的无非是“课件让学生不想抄笔记”这种无根据的言论。这总让我想起一些“走路慢怪鞋不好”的人。事实上,学生是否做笔记,与教学用不用课件根本无关,全在学生自身;相反,课件的存在让学生不必花时间在基础内容的誊抄上,提升了效率。两相比较,新旧之分,高下立别。
不可否认,在那个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板书确实陪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他们的青春;在电脑普及之后,板书相比课件,仍有着修改方便,不怕停电等优势。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课件相比板书有着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提高效率。长期来看,旧的东西必然会消逝,没有必要抱残守缺,更没有必要总是为旧事物而哀悼。
实际上,不仅是板书与课件,对待一切新旧交替的事物,在这个迅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都应该持有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