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我看来,这是个人处于边缘和中心态度的最好诠释。中心与边缘表面上看,是绝对的对立面。可深究其理,又何尝不存在一种神奇的转化关系呢? 如果一味地满足于中心的便捷性,可塑性,那么不仅会被中心所束缚,甚至还遗失基本的常识。股神巴菲特每年都有与幸运民众共进晚餐的活动,自然引得不少媒体争相报道。吃饭的场所便成为媒体竞争的中心。装饰的精美,菜肴的昂贵都成为报道的内容。然而,挤不进中心场地的小记者,却发现流浪汉正对着垃圾桶里饭店的残渣吃得津津有味,享受度不比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民众逊色。由此,他领悟到知足常乐,写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新闻稿,反而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赢得了报道权。 反观占据中心优势地位的媒体,只一个劲地渲染中心的华丽,忘却最根本的目的。即使充满便利,也是毫无作用,这是中心边缘化的典型表现。然而最渺小的边缘却蕴藏着最本质的常识,边缘也因此而中心化。两者的转化是不经意却发人深思的。 处于中心就要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化,以给其他人对中心的向往。左拉是一个作家,他自然饱受人们的关注,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思维方式。当他为一个不为人知的个人控告国家,要求国家尊重个人权利的同时,其他人就会意识到这个所蒙蔽的问题,进而就会为它而采取措施,这不可不谓曰“中心效应”。所以,中心是荟萃认同感的有利地势,有机会便要发挥其光热,也成为它吸引人的闪光点。 位于边缘,则增添一种闲情雅致。不急不慢的生活方式,往往造就熟能生巧的技艺。煮饭仙人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着他的灶台,蒸出了最让人感到幸福的米饭。不是说有多么出奇,而是对边缘的坚守是常人无法匹敌的。边缘的质朴熏陶出了如此勤勉的人,也让中心的人因它的存在而倍感舒心。 就我而言,中心与边缘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对彼此都有一种吸引力,好坏之分便是看人对他的态度。人的态度决定他的处事原则,也决定了他是处于边缘还是中心。更何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哪里都应该守住最基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