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回来的”“前两天”,“啥时候走啊”“过两天”,“考研考的咋样”“就那样”,“能考多少分”“不到500”……当2024年亲戚询问考研成绩时,年轻人主打一个“已读乱回”,看似回复了实际却又没有回复。“这个世界终究还是颠成了我喜欢的样子”,一众网友在评论区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发疯文学”,一瞬间,“发疯文学”似乎成了大家面对纷繁世界的一种抗争武器,礼貌性回复的同时又暗戳戳维护了自己的权益,美妙而风靡的“发疯文学”,在网络上成为了年轻人最爽快的发泄口。
“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别人。”所谓“发疯文学”,指的是一种极度夸张、无序、情绪饱满的文字句式,其效果令人发疯抓狂。
#适用主题
网络语言、情绪、自嘲文化、精神内耗
#优秀时评
“发疯文学”作为一种互联网发展时代下的产物,能够释放人们的真情实感,也是乏味生活的一剂良药,而“发疯文学”的背后,潜藏着年轻人对现实的无奈,面对现实不公,他人越界,生活焦虑,“发疯”能让对方据而远之,变相妥协,即使没有实际用途,自己也能疏通“乳腺”,发泄情绪。
“发疯文学”为什么能够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究其原因,是其背后大家对社会现实各种焦虑的呐喊。社会中人们拥有各式各样的焦虑和不安,求学的人烦恼于焦虑内卷;工作的人受困于职场竞争;无业的人气恼于社会求职;14岁,18岁,20岁和30岁的人处于社会的各个阶段,他们也许无法理解对方所面临的困境,多元的焦虑之间也往往不能相互共情,但在“发疯文学”的视角下,人们的情感却取得了引发共鸣的可能性。当个人的激情和动力被消磨,同时也无法从现有的社会中得到满足,那么只有通过发疯来疏解自己的焦虑,同时向外界传达自己的不满和无伤大雅的攻击,人们在这种“发疯”中找到了精准描述自己情绪的知己,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之间的遭遇达到了心理上的一体性,在“发疯”的语境下来尽情的发泄情绪,当所有人都处于“发疯”的语言环境中,这反而成为了一种体面的情绪表达方式。
年轻人的“发疯”不是被动发疯,情绪崩溃,在年轻人的行为语境下,“发疯”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在遇到不公时,发疯是维护权益的利器;在情绪低落时,发疯是疏解内心,宽慰自我的途径。发疯很多时候只是焦虑于现实情况,无法扭转现实的一种口嗨,于是“发疯而无果”“线上发疯,线下办公”大多成为了最后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对现实焦虑全身心的一种呐喊,对轻松舒适环境的一种渴望。
情绪稳定是大家都渴望且追求的,但真正的情绪稳定却少有人及,在此条件下,“发疯”并不只是短暂的狂欢,而是大部分人的必要需求。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在现实中各个阶段的焦虑堆砌下,发疯总是会或多或少的爆发,但在通过“发疯”吐槽过现实焦虑后,我们仍然会在人生路上阔步前行。